41悔過
關燈
小
中
大
41悔過
最近京城中又出現了一樁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事,鄭員外郎家的紈絝兒子被長公主和陛下親投了大獄,後被陛下親審,真真是生不如死,連鄭員外郎去求見長公主都被拒之門外。
事實是如此,但又比外邊傳言的要更深更精彩許多。
鄭殊逸不是鄭員外郎的親子,而是京兆尹高肅堂之子。昔年鄭員外郎之妻與京兆尹是舊相識,此女原先是要許給京兆尹的,可是不知是何原因竟許給了鄭員外郎。後來高肅堂去鄭家吃宴,酒過三巡誤入鄭員外郎家妻子的屋中,於是這才有了鄭殊逸。
京兆尹高肅堂極疼愛鄭殊逸,簡直稱之為溺愛,高鄭兩家交好,也不過是因為鄭家養著高家的兒子。
這是一樁茶餘飯後令人唏噓的陳年舊談,李蘭舟讓李錦書親手著手此事,自然不僅僅只是讓他看個熱鬧。
李蘭舟也是歪打正著,恰巧逮到了作惡多端的鄭殊逸,這才順藤摸瓜,摸清了他身後的利益鏈。
高肅堂曾經也算是鞍前馬後陪玄宗帝和孝淑皇後打天下的舊臣,建國之後自成一派不投靠任何一邊,中立其中。
玄宗帝成全他欲做一位純臣的心意,更加看重他,任命他現在的嫡長子高忠賢擔任禁軍統領,手握京城數萬禁軍,是個重要人物。
如今鄭殊逸下了大獄,跪在殿中請罪的,不只兵部員外郎鄭宥一人,還有京兆尹高肅堂。
李蘭舟淡淡道:“兩位愛卿的家事,本宮無意去管。”她頓了頓,繼續說:“只是鄭殊逸此人在京中作惡多端多年,如今更是讓本宮和陛下親眼瞧見了,當街強搶民女、仗勢欺人、恃強淩弱,如今闖下彌天大禍,都是二位大人縱容多年所至。”
鄭宥哀嚎求情:“是臣教子無方,還請長公主、陛下能看在老臣這麽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,能網開一面!”
李蘭舟看了李錦書一眼,李錦書收到示意,也語調從容列舉道:“朕已親自審問了,鄭殊逸此人在京城這麽多年以來,欺男霸女,拆散的有情人數不勝數,前年時,更是看上了一民女,硬要將其收入後院,逼得那女子投了井,被其欺辱的百姓投狀無門,有苦難言,諸如此類罪狀罄竹難書,此人罪該萬死!兩位愛卿想要朕放了此人,朕也要顧及著京城百姓,給百姓一個交代。”
李蘭舟清艷絕倫的面容神情淡淡,好像只是在討論今日天氣如何,什麽菜食好吃,一字一句說著:“此次鄭殊逸冒犯的可是國公大人的愛女,就算陛下和本宮放過鄭公子,兩位大人就真以為能夠全身而退嗎?”
她抿唇:“恐怕兩位大人早已經收了國公大人的邀約了吧,究竟如何選擇,全看兩位大人。”
皇黨與王黨之間的鬥爭越發激烈,局外之臣都能夠感受到的暗流湧動,這次高家究竟會如何做呢,是投入王家?還是投入皇黨?
鄭殊逸現在在李蘭舟和李錦書手裏,若是投入王家,則代表著高肅堂放棄鄭殊逸這個私生子求王顯庇護,不讓長公主和皇帝牽連家族,或是求著王顯救其一命,但鄭殊逸正是因為欲冒犯輕薄王嫣才入獄,顯然這個可能性不大;若選擇皇室,則代表鄭殊逸這個私生子可以留一命,但相應的高家的所有勢力,也都會劃入皇室範圍,包括擔任禁軍統領的高忠賢。
大殿一時靜默,跪在地上一直未發一言的高肅堂好似在盯著大殿前的臺階發呆一般,安靜如斯。
李錦書偏頭看李蘭舟,李蘭舟對他微微搖搖頭,示意稍安勿躁。
終於,良久之後,一直沈默的高肅堂似從繁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,皺巴巴的臉眼神堅毅,朗聲開口道:“求陛下、長公主開恩,念老臣多年為國操勞,留鄭殊逸一命,老臣年事已高,願乞骸骨回鄉,帶著妻兒返璞歸田,頤養天年。”
說罷,官袍下枯瘦的身體朝著高臺之上的長公主和聖上重重磕了一頭。
這並不是李蘭舟想要的結果,高家一門忠臣,最好是能收入麾下,可沒想到高肅堂思考幾時,既不是投入王黨也不是投入皇黨,而是選擇退出。
“愛卿舍得嗎?愛卿之子高統領掌管禁軍......”
李錦書開口問話,只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,高肅堂就明白他的意思,接口道:“老臣會帶著他一齊辭官回鄉,到時禁軍統領一職,還請陛下和長公主另尋有才之人。”
李錦書沈默了,或許是他也沒想到,僅僅是因為一個見不得人的私生子,高肅堂竟然為了保全他而選擇辭官舉家回鄉,令嫡長子放棄多年的職務。
李錦書從來沒有感受到父愛,不能夠理解這種情緒,從小到大,只有李蘭舟一個人對他好過。
李錦書再次偷偷看身邊的李蘭舟。
李蘭舟也不多求,只要禁軍統領一職安排自己的親信接手上位,無論如何目的也就達到了。
鄭宥一向以高肅堂馬首是瞻,如今高肅堂主動請辭,又見長公主和陛下點了頭,不經覺得天塌了下來。
此刻見長公主的目光涼戚戚落在自己身上,他急忙磕頭表忠心:“臣從今以後定然為長公主和聖上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!”
這件事最終成了一段神都佳話,紈絝子弟作惡多端,連累高官親爹舉家返鄉,永不得回京。長公主一出手便如此直擊要害,得人心,盡顯愛民之心和天家威嚴。
馬車搖搖晃晃出了京城,馬車內坐著的正是人們現在討論的核心人物前京兆尹高肅堂高大人。
只不過以前的一切都如過眼雲煙了,他也再受不得一聲“大人”。
他擡手掀起小窗簾子,想最後再看一眼京城的樣貌,人一生大半輩子都在這裏度過,如今要走了,才覺得每一處都令人流連難忘。
“父親,小心著涼。”嫡長子高忠賢為他披上一件衣。
如今就快要入秋了,換季最容易著涼,年老了最受不得折騰。
高肅堂看向面前的長子,神情滄桑:“大郎,可在心裏怪為父?”
高忠賢搖頭:“父親這麽做,定然有父親之理。”
他心裏自然清楚,無論再怎麽樣,高肅堂偏愛私生子鄭殊逸,都是事實。
高肅堂知曉經此一事,他們父子之間已然留下難以磨滅的隔閡,這是說不清楚的,幹脆閉口不談。
“長公主和聖上、王顯,這幾人都不是好相與的,用不了多久,必有腥風血雨,盡早抽身,也非錯事。”
高忠賢點頭:“兒子明白。”為官多年,有些道理他自然也是明白的,他反問著轉移話題:“父親如此愁眉不展,是不舍這京城嗎?”
高肅堂閉眼,緩緩搖了搖頭:“非也,為父惆悵,不過是在痛心悔過。”
他睜開眼,眼神渾濁,似乎是回憶起以前的崢嶸歲月了:“從前戎馬半生,想忠君愛國,為人父母官定要仁愛百姓,可......”
未盡的話沒說出口,盡在幾聲唇語中。
——後來天下太平了,不打仗了,享受太平盛世了,隧為孩兒之事,利用特權,自詡高官厚祿,縱容他做惡多年,欺壓百姓,終是走到了今天這步田地,一世英名毀於一旦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最近京城中又出現了一樁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事,鄭員外郎家的紈絝兒子被長公主和陛下親投了大獄,後被陛下親審,真真是生不如死,連鄭員外郎去求見長公主都被拒之門外。
事實是如此,但又比外邊傳言的要更深更精彩許多。
鄭殊逸不是鄭員外郎的親子,而是京兆尹高肅堂之子。昔年鄭員外郎之妻與京兆尹是舊相識,此女原先是要許給京兆尹的,可是不知是何原因竟許給了鄭員外郎。後來高肅堂去鄭家吃宴,酒過三巡誤入鄭員外郎家妻子的屋中,於是這才有了鄭殊逸。
京兆尹高肅堂極疼愛鄭殊逸,簡直稱之為溺愛,高鄭兩家交好,也不過是因為鄭家養著高家的兒子。
這是一樁茶餘飯後令人唏噓的陳年舊談,李蘭舟讓李錦書親手著手此事,自然不僅僅只是讓他看個熱鬧。
李蘭舟也是歪打正著,恰巧逮到了作惡多端的鄭殊逸,這才順藤摸瓜,摸清了他身後的利益鏈。
高肅堂曾經也算是鞍前馬後陪玄宗帝和孝淑皇後打天下的舊臣,建國之後自成一派不投靠任何一邊,中立其中。
玄宗帝成全他欲做一位純臣的心意,更加看重他,任命他現在的嫡長子高忠賢擔任禁軍統領,手握京城數萬禁軍,是個重要人物。
如今鄭殊逸下了大獄,跪在殿中請罪的,不只兵部員外郎鄭宥一人,還有京兆尹高肅堂。
李蘭舟淡淡道:“兩位愛卿的家事,本宮無意去管。”她頓了頓,繼續說:“只是鄭殊逸此人在京中作惡多端多年,如今更是讓本宮和陛下親眼瞧見了,當街強搶民女、仗勢欺人、恃強淩弱,如今闖下彌天大禍,都是二位大人縱容多年所至。”
鄭宥哀嚎求情:“是臣教子無方,還請長公主、陛下能看在老臣這麽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,能網開一面!”
李蘭舟看了李錦書一眼,李錦書收到示意,也語調從容列舉道:“朕已親自審問了,鄭殊逸此人在京城這麽多年以來,欺男霸女,拆散的有情人數不勝數,前年時,更是看上了一民女,硬要將其收入後院,逼得那女子投了井,被其欺辱的百姓投狀無門,有苦難言,諸如此類罪狀罄竹難書,此人罪該萬死!兩位愛卿想要朕放了此人,朕也要顧及著京城百姓,給百姓一個交代。”
李蘭舟清艷絕倫的面容神情淡淡,好像只是在討論今日天氣如何,什麽菜食好吃,一字一句說著:“此次鄭殊逸冒犯的可是國公大人的愛女,就算陛下和本宮放過鄭公子,兩位大人就真以為能夠全身而退嗎?”
她抿唇:“恐怕兩位大人早已經收了國公大人的邀約了吧,究竟如何選擇,全看兩位大人。”
皇黨與王黨之間的鬥爭越發激烈,局外之臣都能夠感受到的暗流湧動,這次高家究竟會如何做呢,是投入王家?還是投入皇黨?
鄭殊逸現在在李蘭舟和李錦書手裏,若是投入王家,則代表著高肅堂放棄鄭殊逸這個私生子求王顯庇護,不讓長公主和皇帝牽連家族,或是求著王顯救其一命,但鄭殊逸正是因為欲冒犯輕薄王嫣才入獄,顯然這個可能性不大;若選擇皇室,則代表鄭殊逸這個私生子可以留一命,但相應的高家的所有勢力,也都會劃入皇室範圍,包括擔任禁軍統領的高忠賢。
大殿一時靜默,跪在地上一直未發一言的高肅堂好似在盯著大殿前的臺階發呆一般,安靜如斯。
李錦書偏頭看李蘭舟,李蘭舟對他微微搖搖頭,示意稍安勿躁。
終於,良久之後,一直沈默的高肅堂似從繁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,皺巴巴的臉眼神堅毅,朗聲開口道:“求陛下、長公主開恩,念老臣多年為國操勞,留鄭殊逸一命,老臣年事已高,願乞骸骨回鄉,帶著妻兒返璞歸田,頤養天年。”
說罷,官袍下枯瘦的身體朝著高臺之上的長公主和聖上重重磕了一頭。
這並不是李蘭舟想要的結果,高家一門忠臣,最好是能收入麾下,可沒想到高肅堂思考幾時,既不是投入王黨也不是投入皇黨,而是選擇退出。
“愛卿舍得嗎?愛卿之子高統領掌管禁軍......”
李錦書開口問話,只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,高肅堂就明白他的意思,接口道:“老臣會帶著他一齊辭官回鄉,到時禁軍統領一職,還請陛下和長公主另尋有才之人。”
李錦書沈默了,或許是他也沒想到,僅僅是因為一個見不得人的私生子,高肅堂竟然為了保全他而選擇辭官舉家回鄉,令嫡長子放棄多年的職務。
李錦書從來沒有感受到父愛,不能夠理解這種情緒,從小到大,只有李蘭舟一個人對他好過。
李錦書再次偷偷看身邊的李蘭舟。
李蘭舟也不多求,只要禁軍統領一職安排自己的親信接手上位,無論如何目的也就達到了。
鄭宥一向以高肅堂馬首是瞻,如今高肅堂主動請辭,又見長公主和陛下點了頭,不經覺得天塌了下來。
此刻見長公主的目光涼戚戚落在自己身上,他急忙磕頭表忠心:“臣從今以後定然為長公主和聖上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!”
這件事最終成了一段神都佳話,紈絝子弟作惡多端,連累高官親爹舉家返鄉,永不得回京。長公主一出手便如此直擊要害,得人心,盡顯愛民之心和天家威嚴。
馬車搖搖晃晃出了京城,馬車內坐著的正是人們現在討論的核心人物前京兆尹高肅堂高大人。
只不過以前的一切都如過眼雲煙了,他也再受不得一聲“大人”。
他擡手掀起小窗簾子,想最後再看一眼京城的樣貌,人一生大半輩子都在這裏度過,如今要走了,才覺得每一處都令人流連難忘。
“父親,小心著涼。”嫡長子高忠賢為他披上一件衣。
如今就快要入秋了,換季最容易著涼,年老了最受不得折騰。
高肅堂看向面前的長子,神情滄桑:“大郎,可在心裏怪為父?”
高忠賢搖頭:“父親這麽做,定然有父親之理。”
他心裏自然清楚,無論再怎麽樣,高肅堂偏愛私生子鄭殊逸,都是事實。
高肅堂知曉經此一事,他們父子之間已然留下難以磨滅的隔閡,這是說不清楚的,幹脆閉口不談。
“長公主和聖上、王顯,這幾人都不是好相與的,用不了多久,必有腥風血雨,盡早抽身,也非錯事。”
高忠賢點頭:“兒子明白。”為官多年,有些道理他自然也是明白的,他反問著轉移話題:“父親如此愁眉不展,是不舍這京城嗎?”
高肅堂閉眼,緩緩搖了搖頭:“非也,為父惆悵,不過是在痛心悔過。”
他睜開眼,眼神渾濁,似乎是回憶起以前的崢嶸歲月了:“從前戎馬半生,想忠君愛國,為人父母官定要仁愛百姓,可......”
未盡的話沒說出口,盡在幾聲唇語中。
——後來天下太平了,不打仗了,享受太平盛世了,隧為孩兒之事,利用特權,自詡高官厚祿,縱容他做惡多年,欺壓百姓,終是走到了今天這步田地,一世英名毀於一旦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